近年来,我市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为抓手,着眼优化体育产业体系,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努力培育品牌示范、打造特色亮点,体育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常州市体育产业总产出456.53亿元,比上年增长7.9%,增加值169.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68%,经济贡献比重逐步上升。其中,体育服务业总产出239.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占比52.4%;增加值118.54亿元,增长10.9%,占比70%。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总产出21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占比46.3%;增加值49.69亿元,增长5.5%,占比29.3%。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总产出6.23亿元,增长7.2%,占比1.4%;增加值1.22亿元,增长7.3%,占比0.7%。
二是市场主体持续壮大。从市场主体看,截至2023年底,常州市体育产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共3246家,增长25.9%,其中规上企业106家。分门类看,体育服务业单位数量最多,2506家,增长24.3%,占比77.2%;其次为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518家,增长5.3%,占比16%;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单位相对较少,222家,增长217.1%。从从业人员看,2023年,常州市体育从业人员达74812人,比去年增长9.8%。
三是体育消费稳步增长。2023年,常州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达3262元,占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例为8.6%,总规模达到175亿元。2024年常州体育彩票销量再上新台阶,达31.55亿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4.99平方米,位居全省第一。(邱国忠 陈中)